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中国好网民”流行语与故事征集活动获奖结果

2015年11月30日 11:23:01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打印】 

故事获奖作品二等奖

    1.胡阿姨,是你让网络有了温度

    作者/蒋胜利 推荐/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家住马鞍东路社区的胡春红是社区残协的普通工作人员,但她的故事却不普通——社区不少住户都能对她的事迹说出一二。

  胡阿姨今年41岁,因为多年前的一场车祸,她的下半身失去了行动能力,整天都只能坐在轮椅里。因为不堪重负,丈夫也和她离了婚,留下她和孩子挤在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里。一个只能靠轮椅行动的女人,怎么能把生计维持下去?还好,她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社区找到了一分残协的工作。

  因为工作的原因,胡阿姨开始接触网络。“我就是打字慢得很。”一提到上网,胡阿姨就会这么说。对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用“一指禅”敲字的人,胡阿姨对自己的要求有些高了。“论坛、微博里的网友和QQ好友太多了,打字慢就会被嫌弃,哈哈。”她给自己解嘲——你一定想不到,面前坐在破旧轮椅里,穿着社区好心人捐赠的T恤的“70后”阿姨,竟然是一位网络“潮人”。

  事情还得从07年夏天的一个中午说起:胡阿姨正要打算下班去吃午饭,QQ就开始不停闪,她点开一看,是一个陌生人要添加自己。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接受了。没想到,“这个人一上来就大倒苦水,抱怨自己父母给的压力太大,导致自己高考没有考好。”作为陌生人,胡阿姨也就象征性的安慰了他几句,并给他讲起了自己的故事。没想到,他竟然从胡阿姨的故事里读出了人生的不容易,也明白了父母的苦心,所有的愤怒和失落都被化解了。“后来那个娃儿还专门来看我。”胡阿姨说,那时候他突然意识到网络的神奇,也第一次收获到助人的快乐!“以前都是别人帮助我,我也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这个社会。”

  从那以后,胡阿姨把自己的网名也改了“助人为乐”。前来寻求帮助的人越来越多。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夫妻闹矛盾的、婆媳大吵的、生意失败的、恋爱失意的、丢了小猫小狗的,甚至还有人来讨育儿经验的,什么人都有。为了与时俱进,更好利用网络帮助到全国各地的朋友,他还“打入”了各大义工、残联论坛和群组内部,并注册了微博号。“我还帮湖北一个考上大学却没钱去报到的娃儿募集过善款,现在人家都要参加工作了。”胡阿姨说,其实自己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网络能连接起每一个充满正能量、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大家集合起来,力量就大了。

  现在,除了完成社区每天的工作以外,胡阿姨还经常“加班”,与全国各地的网友们在网络上互动。“你看嘛,这个人的娃儿病得好严重嘛。”她指着电脑屏幕,正在和她聊天的人是她前两天在街边饭馆遇到的陌生人。他从贵州那边过来的,和妻子带着患脑瘤的儿子来成都看病,为了尽量把所有钱都用在孩子身上,他们就到饭馆临时讨点白饭吃,但剩下的几千块钱还是撑不了太久。陈阿姨打算今天下班后去邻居小李那儿借一下他的相机。“我到医院去给他儿子拍点照片,发到网上。”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工作,陈阿姨只能晚上去趟医院了。“我在QQ上和他们两口子聊呢,只能说让他们不要放弃,给他们信心。但是要解决问题,还是要钱的嘛!”另一方面,陈阿姨也正打算把他们的遭遇发到论坛、微博上,以及几个社工群里面。“多少回有点帮助的。”陈阿姨不是头一次“操刀”,对自己的计划,还是有信心的。

  “四有”好网民,一是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二是有文明的网络素养,三是有守法的行为习惯,四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陈阿姨虽然没有完全具备这四条准则,但是她能以这样的方式去利用网络,传播积极向上、和谐而充满正能量的言论;能以一己微薄的力量,通过网络去撬动整个社会的大爱。我想,她就是我心目中的中国好网民。

关闭

联系我们电话:010-59997600 传真:010-59997653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1号529

©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5051号

CIDF微信订阅号


CIDF微博


中国网信网
微信公众号


民政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