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获奖作品三等奖
4.他是“网虫”,但是只“益虫”
作者/高立根 推荐/江苏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他是一名朴实的泰州基层百姓,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单位里,他是“优秀水电工”承包专业户,在泰州网络界,他又连续多年被评为“泰州市十佳网友”。他说,刚开始是因为爱好玩网络,现在更多情况下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传播一种网络正能量。或许大家对他的真名“高立根”不是很熟悉,但是提到他的网名“技工”,泰州各大论坛可谓无人不晓。今天我们说的就是他的故事。
发挥他的技术特长,为网友提供义务服务
熟悉高立根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热心肠,因为爱好摄影,年过五十的他经常义务帮助敬老院的老人拍摄照片,为了交流学习,他自学上网,从此“深陷”网络一发不可收拾。同时,因为热心公益,只要在网上浏览到需要帮助的网友,他总是第一个出头。慢慢的,每天上网搜罗帮忙信息竟也成了他雷打不动的“新爱好”。
据他的好友、凤城泰州网站另一位热心网友周文明介绍,曾经有一位农村创业青年,想在苏中农货市场旁边开一家小吃店,需要水电工排水电管路,大年初三的日子,除了找不到人帮忙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创业资金困难付不了工资。该青年在网上发了求助信息后,高立根发现后第一时间与她联系每天顶着凛冽寒风,他骑着电动车,自带工具、穿过大半个泰州城前去帮忙,整整三天,分文未收的为青年装好全部水电。此后,创业青年多次邀请他前去就餐,都被他谢绝了。“青年人有志向创业是一件好事,我们这些老人能帮助促成,何乐而不为。”
发挥他的技术特长、为网友提供义务服务,这样的好事高立根几年下来已经积攒了几箩筐。网友“技工”不仅赢得了网坛好友的交口称赞,现代快报、泰州晚报、泰州新闻夜班车等省市级媒体都曾多次对他进行了相关报道。
不光自己做好事,他还发动网友一起做好事
好事做多了,高立根发现,很多事情他一个人来做很无能为力。他曾经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
2014年6月,高立根从网上得知民兴中学的一位名叫蒋健梅的学生,因患肠道克罗思病,一个月就己用去10万医疗费,此外,还需各种手术费15万多元。而该学生的双亲也都身患重病,高额债务瞬间压垮了贫寒的家庭。高立根第一时间赶到小蒋家献上自己爱心。可是这对巨额的手术费来说完全是“轻如鹅毛”。
“高立根找到我说,可以搞一场募捐演出,为孩子筹集善款。”凤城泰州网的另一位热心网友马恒章介绍说。老马是凤凰农民艺术团的队长,该艺术团多年来走街串巷举行公益演出,为泰州各地群众带去了无限欢乐。高立根的想法一提出立马得到了老马的响应。
6月25日,凤凰艺术团走进白马前进村村委会门前广场,举办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专题文艺汇演。“当天晚上,我们共募捐了15838元,这些钱第一时间送到了蒋建梅手中。”马恒章介绍说。
一次成功,高立根便一发不可收拾。除了与凤凰艺术团一起策划、组织各类文艺演出走进福利院、特殊学校外,2015年,高立根还与热心网友周文明一起成立了“凤城合唱团”。该团成员由凤城泰州网站网友自发组成,除了定期为社区送去文艺汇演外,团员们还分别负责帮助所在社区的残疾人和孤寡老人。
俗话说的好,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简单。但像高立根这样,不仅自己做好事,还发动网友一起做好事就更不简单了,赞!
除了热心做公益 他还非常乐于“出主意”
“虽然他没读过几年书,但非常有正义感,对一些民生热点问题也很有想法。”凤城泰州网站市民记者站站长申岑介绍说。从2012年成为该站市民记者后,高立根很快进入“角色”,不光自学新闻稿件写作,并且经常将镜头对准身边老百姓急需反映的热点问题。
比如,就市民关心的校车安全问题,高立根在亲自查看了相关学校的校车路线后提出了“校车在农村低等级公路上行驶时、注意路况和桥梁质量问题,确保行车安全。”的建议。并且将自己走访过程中发现的“特殊路况”发布网络,供校车司机和学生家长行驶参考。
再比如说,去年他在回老家的路上发现,兴泰公路龙溪港大桥向北路段,十几棵桑树突然被砍,立马将情况发布凤城泰州网站。尽管最后查明是当地需架设高压线,为了安全起见才进行砍伐。但因为高立根的反映,督促了当地林业局积极补办和完善相关手续。
根据凤城泰州网站后台统计,2010年至今,高立根已经在五巷论坛发布帖文约7000条、图片30000多张、视频报道332个。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一个普通网友的角度发现泰州老百姓当中的一些正能量事件。
“像技工这样积极要求向上、追求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的好网友还是不多见的。”申岑感叹说。
但技工对自己这些年的“网络生涯”是这样概括的:“互联网的环境好坏,其实与每一个网民的修养息息相关,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带动周围人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