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中国好网民”流行语与故事征集活动获奖结果

2015年11月30日 11:23:01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打印】 

故事获奖作品一等奖

    2.姚磊,一个不甘沉默的“网络侠客”

    作者/姚磊 推荐/贵州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一个小小的鼠标,带着网民走进信息的浩瀚海洋。这网里有“潜水党”,他们只浏览围观,从不发表意见;这网里有“喷子”,专找现实社会中的阴暗面进行无限放大,嘴里说的总是社会和政府的不是;这网里也有充满正义的“网络侠客”,自觉自愿为正能量点赞、为发展鼓劲。

  玉屏自治县的姚磊就是众多“网络侠客”中的一位。

  80后“网虫”爱网懂网

  “工作离不开网,生活更离不开网,每天的我就是电脑和手机屏幕之间来回转换。”今年27岁的姚磊,是玉屏县委宣传部外宣办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每天姚磊平均会有8小时以上与网络打交道,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网虫”。

  因为爱网,两年前,姚磊成了玉屏微信公众平台——“微玉屏”的运营者。接手任务后,为了更加懂网,姚磊购买了互联网思维与微信运营等多本书籍,并常出没于国家及本地的各大网站、论坛,了解最新的网络动态及网民的需求与关注点。

  因为经常接触网络,姚磊发现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谣言。“比起少数造谣者的居心叵测,而处于大多数的传谣者,更多是因为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意识到谣言的危害,姚磊决定“站”出来。因此,在网上发现比较热门的谣言,姚磊都要查找官方以及权威的声音在自己的朋友圈进行转发,面对一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影响面大的谣言,还会“利用职务之便”借助“微玉屏”这一影响力更大的平台及时以正视听。

  “真相不能到达的地方,谣言就会填满它”。在姚磊看来,谣言不仅止于智者,更止于科学与透明,勇敢站出来,及时传递权威以及官方的声音,事实和真理总会被更多的人接受。

  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让谣言止于真相

  “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谈到谣言、负能量充斥的网络,让姚磊最为痛心的就是“网络上沉默的大多数”。“正面的声音越强大,负面的声音就会越弱小,不能挺身而出,就只会给错误言论留下泛滥空间。”在姚磊看来,面对网络的谣言和谩骂,作为有良知的网民,不能不闻不问,应该加以制止与批评。

  2014年12月,玉屏贴吧一条标题为“玉屏公安打死人了”的帖子引起网民极大关注。几小时内,该贴迅速发酵,听信发帖人一面之词的网民开始一边倒的谴责政府、警察,污言秽语充斥屏幕。

  “太恶劣了,造谣也不是这样造的!”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回忆起那天的事情,姚磊依然显得义愤填膺。

  原来,当天有人因为房开商欠薪的问题来到县政府堵路施压,县公安局民警在劝阻中遭遇暴力抗法。处置中,民警与工作人员一直保持最大的克制。就在其中一男子继续用脚蹬踢民警时,被民警一个擒拿将其制服。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该男子顺势倒地不起,一旁的其他人员立马“配合默契”地大喊“警察打死人了、警察打死人了”。

  “那么一个简单的扭手擒拿怎么会倒地不起?事实上医院检查也没有受伤,当天下午就出院了”。姚磊当时就站在离事发地不远处的三楼,整个过程看得一清二楚,当即在网上另发一贴,把所见到的全过程进行说明,还原了事实真相。刚开始也有网民质疑,但随着姚磊热心的解释和现场其他目击者也纷纷发声,网民才从之前的误解变为理解。在众网民的质疑下,发帖者在事实面前终究站不住脚,自行将造谣贴进行了删除。

  快乐“网络侠客”正能量感染更多人

  在生活中,姚磊的脸上也总是挂着笑容,乐观开朗、爱岗敬业的他总让人感受到温暖与浓浓的正能量。

  姚磊还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他打过电话报过警,高速公路借过钱,帮走失的小孩找过妈妈,也曾经把不认识的病人送到医院并垫付医药费……一次,看见有小女生在网络直播自残,姚磊积极与她在网上交心谈心,开导她,鼓励她走出困境,乐观面对生活。

  就这样,在工作、生活、网络中,姚磊都以自身的积极、乐观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

  “我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独立表达自身观点的纯粹的人而已。”说起自己的“自干五”身份,姚磊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功利,只是尽量坚持理性、客观看待问题,表达观点而已。

  在姚磊看来,这样的网民还有很多,他们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对国家和社会有着更美好的期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闭

联系我们电话:010-59997600 传真:010-59997653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1号529

©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5051号

CIDF微信订阅号


CIDF微博


中国网信网
微信公众号


民政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