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笔记】“95后”委员杨钰尼,为非遗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2024年03月11日10:21    
分享

“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走出去、请进来,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守正创新,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杨钰尼在现场聆听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时记下的一部分笔记。

杨钰尼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这里有着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也是我国首个以民族命名、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活态世界遗产。在丰富的哈尼农耕文化中,还有多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歌舞,比如乐作舞。出生于1996年的杨钰尼是乐作舞传承人和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传播人,因此,她对全国两会中有关文化传承的内容格外关注。

今年全国两会上,她提交了《关于以哈尼梯田非遗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案》。从履职调研实际出发,她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策略实施”“抓好文化传承的具体措施”“强化非遗宣介的有效途径”“推动非遗利用的创新方式”四方面的内容,应对“民族语言正失传、民族节庆在简化、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断层、后继无人”等现实问题,以期能更好地保护哈尼梯田非遗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她十分重视“推动非遗与青年‘双向奔赴’”“非遗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呼吁青少年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她说,“引导更多学生做团结奋进的‘石榴籽’,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是她现在的理想。

2024年全国两会圆满闭幕后,这位年轻的哈尼族姑娘,又将在她热爱的土地上继续“舞蹈”,开始新一年的履职工作,继续为非遗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同时,她也寄语广大青少年:“要多去实践、多多参观博物馆,去了解非遗文化和民族文化!”

策划统筹:李玥 姚凌

文字整理:拜晓艺 王晓青

海报设计:杨默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来源:未来网



(责编:孙凯佳、蔡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