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策略探析

2023年09月20日09:36    
分享

数字时代,网络信息传播快捷、数量庞大,拓宽甚至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手段。当今大学生是数字时代原住民,他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增长学识、认知世界、拓宽人际交往、发表个人见解等等,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自控力不足、价值观不稳定、鉴别能力有限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因此,立足数字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网络素养内涵

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不只是获取信息的手段,更是人类活动的新空间。网络信息的丰富、交互,网络交往空间的拓展逐步凸显了网络的社会属性。网络素养的内涵开始从最初的 “技术维度”转向今天的 “伦理维度”。网络素养是一种适应数字时代的基本能力。网络素养是个人在信息共享的网络空间社会中的素质修养,具体来说是指个人正确认知网络和理解网络资源价值,合理处理网络信息,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完善自我,在网络社会活动中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网络素养由网络基本知识能力、网络信息价值能力、网络信息安全能力、网络信息获取能力、网络信息识别能力、网络信息评价能力、网络信息传播能力、网络道德法律能力、网络行为管理能力组成。

数字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价值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数字时代,鱼龙混杂、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科学人生价值观的固化产生巨大冲击。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正确认知网络、准确甄别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主动避免沉溺网络,牢牢掌握网络使用主动权,让网络为我所用,最终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助力打造清朗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是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的网络空间需要每一个网民的努力和付出。数字时代成长的大学生是与网络“共生”的一代,是网民的重要组成。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增强大学生做好网络文明建设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帮助大学生正确全面认知网络、安全理性使用网络、自觉自愿维护网络、积极主动治理网络,为建设一个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贡献我辈之力量。

推动数字时代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数字时代,大学生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的新生力量、数字创新的主力军、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者。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能够促进新技术创新应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挥技术发展新优势,形成社会发展新功能,在满足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积累数字化人才,实现高效协同以推动数字时代发展。

数字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策略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深化大学生网络认知。科学的网络认知是提升网络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有利于全面深化大学生网络认知。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地方,也是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最重要的地方。因此,高校应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题,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将网络素养的相关内容融入现阶段的思政课,如高校可将我国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实施内容纳入思想道德理论教育体系,并聚焦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竞争力提升目标吸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道德伦理内容。同时增强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可以利用社会热点事件作为课程切入点,正面澄清大学生对网络事件的误区,探索事件内涵盖的法律常识、道德规范,积极引导大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事件的本质和现象,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识别、网络信息评价能力等。除此之外,高校应利用图书馆、宿舍等载体,不定期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专题讲座,渗透资源检索利用、理解学习与网上查询等技能,并通过高校的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公众平台向大学生推送网络素养相关的知识普及,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信息空间里实现网络认知的深化。家庭是大学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大学生终身受教的地方。大学生的用网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每一位家长的网络素养决定着整个家庭的网络素养质量,因此,家长应主动了解网络基本知识,与大学生展开平等对话,以身示范做合格网民,督促大学生理性上网,引导大学生明辨网络信息对错。同时高校借鉴良好的家庭网络素养教育方式,指导家长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家庭教育,最终形成家校共育,削弱网络的负面影响,共同提升大学生网络认知。社会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课堂,应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清朗”系列专项活动进行多方面针对整治,通过要求网络平台自查自纠,严查虚假信息操作、严格管控公众评论等方式推动良好网络生态治理。高校要同网络平台共建共享,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同时,与热门国产动漫进行联名,宣传网络素养相关知识。社会要把握网络舆论导向功能,发掘积极舆论,宣传网络素养主题相关内容,为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营造积极的社会舆论氛围,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认知。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从理想价值属性到现实价值目标和道德价值要求的多层次价值理念, 反映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 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具有引领作用。信息爆炸使得大学生思想观念复杂化、价值取向多元化、行为方式多样化,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最终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网络行为。对于大学生来说, 应该处理好网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网络是为学习服务的, 而不能沉迷于网络, 耽误了学业。通过开展网络素养宣讲活动,发挥学生干部的影响力,加强学生干部的网络素养的基础知识理解,以科学的网络认知规范自身行为;学生干部能够发挥朋辈效应,传递意识形态正能量,带动更多大学生加入宣讲活动队伍中,承担起助力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的社会责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引领大学生网络行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碎片化削弱了中华优秀文化对大学生积极的认知影响,也导致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不当。大学生理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如通过媒体平台推送校园人物的优秀事迹,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知上笃信、行为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具有重要指向作用。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和网络文明建设。政府应采用信息手段来抵制不良信息进入大众视野,如加强自媒体平台过滤与提醒不良信息的监督功能,当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信息搜集时,有害信息会被拦截及预警,当前已经有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但是危险拦截力度还需要加强;加强网络平台空间内容的防御功能,自媒体平台不间断检测识别;加强自媒体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积极监督和主动防范安全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网络素养是在了解网络基础上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准确有效利用的能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数字时代发展提供人才。因此,高校应与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深化大学生网络认知,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为大学生网络素养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来源:光明网



(责编:孙凯佳、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