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碳中和:时代命题下的中国答卷

2021年09月15日14:24    来源: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分享

碳中和是地球对人类不可协商的要求,在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非常明确:数字经济、新能源、创新等要素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支柱,数字化是促进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双碳”目标的达成与数字经济可谓密不可分,数据流通利用可以加快一二三产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形成生产、流通、消费“三位一体”的共享经济生态链,拓展数字经济新空间,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

2021年9月7日,以“数字助力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该论坛的举办,旨在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动员各行业社会力量,探索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手段助推实现碳排放“30/60”目标。

“碳达峰”30年迈向“碳中和”:中国底气何在?

自2016年以来,全球掀起“碳中和”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经有50多个经济体宣布甚至立法规定2050年(或之前)达到“碳中和”。2020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以世界工厂闻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世界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体现了中国长期低碳发展的整体趋势与转型战略。也引领全球低碳发展转型,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表率。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巨大挑战。不可否认,我国碳排放量较大,有“富煤、贫油、少气”能源资源特点,又有工业结构中心化、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数据显示,2019年主要国家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50%-85%,我国约为85%,欧美国家化石能源中煤炭占比仅为3%—17%,而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为57.7%,也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消费水平(30%)。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碳排放达到峰值到“碳中和”的过渡期普遍有50~70年,而我国从2030年达到峰值再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过渡期只有30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经专家学者初步预计,未来近40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年均下降9%左右,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比2005-2019年年均下降4.6%的降幅要高出约1倍。30年时间走完欧美国家走了50~70年时间的道路,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挑战越大,机遇越大,回首往昔,我国曾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两百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也昭示我国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与后发优势。虽然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对能源的需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也将持续,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系统性变革和发展理念变革将经历神州大地,中国在“碳中和”时代的崛起不仅必须依靠低碳排放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还需要多种途径、不同视角来实现。

另辟“数字”蹊径:首届高峰论坛为何选址成都?

有关企业曾表示,面对碳中和大考,有效的方法是提升新能源比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加电力使用比例。不过,无论是新能源发展还是改善电力结构都需要一个过程,会受制于行业发展现状,因此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只要是能够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工业企业都得到了效率的提升、成本的缩减和收益的增加。在这个领域,工业企业基本上是在数字化的坐下端,相比较IT、传媒、金融行业,还有非常高的上升空间。这个领域也是对中国碳中和的下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碳中和的本质是新技术,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不止搞科研,还要产业化、数字化。不可否认,现在多数人过于重视能源领域,殊不知数字领域同样有星辰大海。那么,为什么首届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办?主办方表示,之所以选择在成都举办,也是基于四川在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上的良好基础。

目前,成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8800亿元,建成5G基站3万个,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在数字经济领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3大核心引领区代表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最高水平;武汉、长沙等六个中部省会城市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分工体系,“中部数字经济崛起带”已现雏形;成渝、西咸等西部城市成为区域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逐渐形成多点开花的新格局。整体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大有从3大核心引领区向内陆腹地延伸的趋势。白皮书认为,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各城市群中指数值最高的城市作为“头雁城市”,其也是该城市群数字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头雁城市”通过自身发展,实现产业资源集聚,带动周边城市参与产业链上下游分工,拉动城市群整体数字经济发展,称之为“头雁效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极大的城镇化区域,对于数字经济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也将极大地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中国腹地的增长极作用、辐射带动作用。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选择在成都举办,首先是立足于成都发达的数字经济基础,又可充分发挥成都这一中心城市的“头雁效应”,以中心城市带动经济圈,有效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框架下极为重要且独特的国家定位,成都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也有了新动力:“双碳”目标带来更高标准、更精细化的要求,敦促成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率先实现碳达峰,这些要义也是加快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的必由之路。

自2017年成都成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以来,万元GDP碳排放在前十大城市中便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9年人均排放量更是全国十大城市中最低;近五年成都市PM2.5浓度下降约36%,晴朗时抬眼便可体会“窗含西岭”的美妙意境……成都在“低碳”方面做出有目共睹的成绩,也为其迈入世界级城市行列打下坚实的基础。

系统把握减碳节奏:数字使“双碳”工作更加精准

“双碳”目标,考验的是绿色理念的坚决、政治制度的切实、降碳行动的坚定。不可否认,人们总是高估一个新技术新事物的短期影响力,而低估它的长期影响力,碳中和是近四十年的长期目标,从系统上把握减碳节奏,从全局出发去统筹“双碳”工作格外重要。数字经济恰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网络、云端、数据分析隐藏在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中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城市运行。通过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此外,城市的感知力和智慧化运营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系统分析、智慧决策、整体统筹,从而使“双碳”工作更加智慧理性。在“低碳”这件大事上,成都一直很有话语权。近年来,成都持续优化空间布局,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理念推进营城模式低碳转型,以TOD、EOD理念试点建设一批零碳负碳功能区、社区和商业街区。同时,“绿肺、绿道、绿轴、绿环、绿缀”生态空间的持续完善将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5%、人均公园面积增加到1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0.2%、年固碳量超过160万吨。

数据显示,成都的能源消费多用于工业消费和交通消费,交通消费更多使用的是燃油。目前,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体系正在成都持续优化,已基本实现燃煤锅炉全域“清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到14.5万辆,清洁能源占比从2015年的56.5%提升至61.5%。在微观视角下,成都在国内首次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措施,通过线上公益平台对市民绿色出行、节水节电等行为发放碳积分奖励,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目前来看,成都的绿色观念树立已初具成效,数据显示,成都全市共享单车日均骑行超过200万人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思之深,方能行之远。在碳中和这一历史性增长周期中,我们在成都身上可以持续看到“中国承诺”与“中国行动”的精准表达,在“碳中和”这一时代命题下,成都正在砥砺前行。

来源:澎湃新闻节选



(责编:皮博、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