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互联网+”,扶贫初见成效

2020年03月05日22:03    
分享

社会组织是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力量。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提出,“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各类组织从事扶贫开发事业”。2017年国务院扶贫办下发的《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指出,“社会组织是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社会组织在扶贫脱贫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提高扶贫效果。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作为一家网络社会组织,在推动“互联网+”扶贫事业发展中,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经验做法。

1. 筹集资金,设立网络扶贫专项基金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和个人慈善捐助不断增加,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提供了物质基础。扶贫需要社会各界献出爱心,基金会积极推进扶贫资金筹募工作,在网信企业的支持下,于2018年5月设立了“网络扶贫专项基金”,为网络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截至2018年底,基金会已协调腾讯、今日头条、拼多多为网络扶贫专项基金捐赠人民币6000万元。

2. 多方参与,成立网络公益扶贫联盟

《网络扶贫行动计划》要求构建人人参与的网络扶贫大格局。基金会积极推进网络扶贫的多方参与,于2016年底会同相关机构发起成立了“网络公益扶贫联盟”,广泛动员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机构参与进来,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网络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源和渠道保障。

3. 宣传倡导,开展社会动员活动

网络扶贫工作的广泛社会参与需要宣传与倡导。要在全社会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扶贫,人人支持扶贫”的良好舆论氛围,使助力脱贫攻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基金会主办或协办了一系列社会动员活动,包括2017“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论坛;2017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共享红利:互联网精准扶贫”论坛;2018中国国际数博会“网络扶贫: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高端对话;2018“互联网+”社会扶贫论坛;2018年参与了“为爱而生、聚力前行”社会扶贫倡议书的发起;2018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网络公益与扶贫”论坛等。这些活动的举办,有效宣传了网络扶贫理念,倡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网络扶贫工作,传播推广网络扶贫经验,为网络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舆论支持,凝心聚力构建了网上网下同心圆。

4. 问题导向,切实满足贫困地区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要经得起历史检验。攻坚战就要用攻坚战的办法打,关键在准、实两个字。只有打得准,发出的力才能到位;只有干得实,打得准才能有力有效。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网络扶贫具有非常明显的线上特征,就更要注重线下的落地和实际效果。基金会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了解贫困地区的真实需求,精心制订项目方案,切实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实际问题,保障项目收到实效。近年来,基金会协调网信企业开展了信息化扶贫、电商扶贫、互联网+教育扶贫、互联网+产业扶贫、互联网+就业扶贫等一系列网络扶贫项目。从近两年基金会协调实施的网络扶贫项目落实及实施效果的追踪反馈情况看,总体帮扶成效显著,解决了问题,让困难群众得了实惠,为深度贫困地区减贫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5. 守正创新,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持续推进,网络扶贫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既要发挥传统扶贫实践工作的宝贵经验,又要结合互联网特点进行不断创新。创新实践的过程要注重长效机制的探索、建立和完善。网络是间接帮扶,通过网络不能立刻让困难群众马上增收、脱贫,它需要其他配套的举措才能把脱贫攻坚的作用发挥出来。让贫困地区顺利地搭上互联网快车,也绝不是简单地搭搭桥、牵牵线、教会贫困户开网店这么简单。

组织网信企业与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结对帮扶是基金会在网络扶贫实践中运用的具有创新性的有效手段。结对帮扶,一方面可以激发互联网释放更多的扶贫“新动能”,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既具当地特色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将现代科技的创新成果更快、更好地融于贫困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就业等各项事业中去。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授人以渔的“输血模式”,有效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贫困群众通过互联网长见识、得信息、学本领、卖产品、增收入,充分发挥了贫困群众作为扶贫对象的主体作用,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自力更生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截至2018年底,在江西扶贫对接会、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8中国国际数博会、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基金会组织了4次互联网企业与深度贫困地区结对帮扶活动,共计56家企业与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地的数10个贫困县签署了帮扶协议,开展电商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项目。

6. 整合资源,扶贫项目初见成效

近年来,基金会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组织优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网络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攻坚。所开展的各类扶贫项目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如自2016年以来,基金会向中央网信办定点扶贫点陕西佛坪县直接捐资近500万元,用于开展乡村文化、卫生、敬老等基础设施建设或改造,设立高考奖励基金,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等项目。协调网信企业捐款捐物近300万元,支持当地扶贫工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该县已于2018年脱贫摘帽。又如,基金会依托网络扶贫专项基金,在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开展了汉藏双语手机捐赠公益项目,2018年斥资2900万,向西藏7个地市的贫困藏族农牧民捐赠了2万部预装了汉藏双语系统和APP的智能手机。2019年计划将受益地区扩大到涉藏工作的四川和甘肃两省,继续开展该项目。项目的实施缩小了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让涉藏地区贫困群众切实享受到信息化发展的红利,为他们通过互联网实现脱贫奔小康提供了帮助。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杂志



(责编:徐玉涵、邱王紫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