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大赛:新时代普法教育的生动实践

2025年09月30日 16:1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治宣传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传播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培育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法治实践,都离不开持续、深入、广泛的法治宣传教育。2025年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以下简称“云大赛”),正是贯彻上述理念的生动实践。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2025年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构建起科学完备的公民终身法治教育体系,涵盖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云大赛作为创新的普法形式,与这一法律深度契合,有力推动法治教育在不同群体中的普及。

  这场由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法治网承办的大型普法活动,以创新性的“分月主题、以赛促学”模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参与者。首月报名人数超20万,答题人次近90万;至9月,参赛人数与满分人数双双大幅攀升,当月总答题人次突破290万,满分人数超60万。这些数字不仅体现了大众对互联网法治知识的学习热情,更折射出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正在以更轻盈、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式走进人民生活。

  普法教育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石。我国一直致力于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三大体系,形成贯穿公民一生的法治素养培育机制,云大赛正是社会教育层面一次极具代表性的创新实践。它利用互联网平台突破时空限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竞赛形式,将法律知识从条文变为话题,从抽象转为具体,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学习。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大赛采取“每月一主题”的精准普法策略:7月聚焦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障,8月强调网络空间秩序,9月配合国家安全宣传周推行网络安全法,10月则关注网民合法权益保障。这种设计不仅贴合社会热点和民众关切,也更系统、更有层次地推进法治意识的培育。它不是机械地灌输法条,而是将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引导公众在思考与答题中理解法律背后的价值导向和社会功能。这种普法方式正是践行“法治教育要润物细无声”要求的创新举措。

  普法的意义远不止于“知法”,更在于“守法”与“用法”。云大赛通过每日答题、复答机制等方式,不断强化参赛者对法律内容的记忆与理解。法律不再只是外在的约束,而是内化为行为准则。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高度数字化、网络化的社会,网络空间已成为人类活动的新场域。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保障网络权益,已成为当代法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云大赛紧密结合互联网环境开展普法,既是对现实需求的回应,也是对未来法治社会的前瞻布局。它借助技术手段扩大普法覆盖,提升普法效率,实现法治教育与时代同频共振。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前提是理解和认同。云大赛以轻量、灵活、持续的方式,让普法教育变得可触达、可参与、可持续。它不仅在传播法律知识,更是在培育法治文化、塑造法治信仰。让法律走出书本、走进生活,让每一个人成为法治建设的参与者、践行者和受益者。它告诉我们,法治教育可以很有温度,很有活力。在构建法治中国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更多这样贴近时代、贴近百姓的创新实践,让法治成为每个人的内在自觉和生活方式,共同构筑清朗、文明、有序的网络家园,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

  (陈兵 作者系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