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的过度使用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编者按: 防青少年网络沉迷项目是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资助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开展的专项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整合网络成瘾、游戏沉迷、手机依赖、社交媒体沉迷等相关概念,提出网络沉迷的新界定和测评指标体系,通过调研摸清我国城乡青少年网络沉迷基线状况及重要影响因素,针对防沉迷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预防和干预的对策建议,日前已陆续发布关于电子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成果。
如何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
编者按: 防青少年网络沉迷项目是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资助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开展的专项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整合网络成瘾、游戏沉迷、手机依赖、社交媒体沉迷等相关概念,提出网络沉迷的新界定和测评指标体系,通过调研摸清我国城乡青少年网络沉迷基线状况及重要影响因素,针对防沉迷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预防和干预的对策建议,日前已陆续发布关于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的相关研究成果。
2022年“益”起学编程公益行动启动
近日,2022年“益”起学编程公益行动在浙江正式启动,活动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领克汽车、中科创新教育、编程猫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车联网专项基金资助。活动旨在通过在中小学阶段设置青少年编程教育相关课程,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新技术在教育中深入应用,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2022数字碳中和案例征集展示活动正式开始
2022数字碳中和案例征集展示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促进企业交流探索数字碳中和之路,现组织开展“2022数字碳中和案例征集展示活动”。 征集内容 企业在数字碳中和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创新数字空间唱响绿色发展,开创数字平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塑造数字技术赋能低碳转型,打造数字经济助力绿色发展,引领绿色低碳数字化生活等方面开展的项目及研发的成果。
重磅!全国低碳日碳普惠合作网络正式成立
6月15日, 在泉城济南由生态环境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场宣传活动上,“碳普惠合作网络”宣布正式成立。 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场宣传活动现场 “碳普惠合作网络”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合作发起创立。
碳普惠合作网络首项研究成果《数字化工具助力公众绿色出行研究报告》发布
6月15日全国低碳日,作为碳普惠合作网络首项研究成果,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和碳中和国际研究院联合发布《数字化工具助力公众绿色出行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包括绿色出行与“双碳行动”、数字化工具与公众绿色出行、绿色出行场景与碳普惠创新模式探索、公众绿色出行行为调研、结论与展望五个部分,梳理了国内外数字技术企业推动绿色低碳出行的案例,并通过回收7369份有效调研问卷,以腾讯地图为案例,分析公众对于绿色出行的认知与偏好,以及对数字技术和数字化工具助力绿色出行的观点。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纪念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主题宣传片 1972年6月5日—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各国政府研究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为纪念会议召开50周年,由联合国召集的“斯德哥尔摩+50”国际环境会议6月2日拉开帷幕,将推动各方为健康的地球和共同繁荣采取紧急行动。 为纪念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迎接六五环境日的到来,展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意义,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专门制作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宣传片。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举办“我和我的新时代”网信青年主题演讲展示活动
近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举办“我和我的新时代”网信青年主题演讲展示活动,网基会全体党员干部参会,党支部书记杨春艳发表动员讲话。 4位青年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和亲身经历,讲述“我和我的新时代”主题故事,聚焦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语言展示了网信青年的青春理想,体现了新时代下网信青年不怕苦、勇担当的良好形象。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代表企业抗疫实录(二)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抗疫行动仍在继续,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代表企业包括哔哩哔哩、新浪微博、百度等企业持续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共克时艰,用行动守护春天。 用心守“沪” B站免费开放纪录片 提供在线心理疏导 为更好配合上海市的防疫政策,让民众拥有更加健康且丰富的居家生活,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面向全国免费开放了数千部优质纪录片作品、免费赠送大会员,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为广大民众提供在线心理服务。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代表企业抗疫实录
2022年春天,疫情突袭上海,随之,全国多地疫情死灰复燃,形势严峻。面对疫情,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代表企业,迅速响应、积极行动,在物资捐赠、科技抗“疫”、网络安全、在线问诊、传递战“疫”正能量等方面发挥作用,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用行动守护春天。
北京市区某公交候车区。蚂蚁森林供图
中国独有!这七大物种“现身”街头
山中眺望的东北虎、咀嚼着翠竹的大熊猫、涉水觅食的朱鹮、踏雪回望的麋鹿、身披华丽羽毛的绿孔雀、在高原嬉戏的藏羚羊和隐藏草丛中的扬子鳄……近日,一组展现生物多样性中国特有物种的主题海报,悄然“现身”北京、广州、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街头,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北京市区某公交候车区。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4月29日下午,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十三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秀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的报告》等议题内容,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等重要事项。
关爱老龄群体 共享数字生活
关爱老龄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生活——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在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益保科技等机构的支持下,开展了社区数字素养教育示范项目,在北京和成都的10个试点社区,建设社区数字素养教育服务站,通过社区专业社工,针对社区的老龄群体开展持续的数字素养专题培训,提升老龄群体的数字素养和能力。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
为有效防范和解决网络暴力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近日,中央网信办就加强网络暴力治理进行专门部署,要求网站平台认真抓好集中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治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主要聚焦网络暴力易发多发、社会影响力大的18家网站平台,包括新浪微博、抖音、百度贴吧、知乎等,通过建立完善监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溯源追责、宣传曝光等措施,进行全链条治理。
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2年工作安排》
日前,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2年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通知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突出创新赋能,激发主体活力,打通关键环节,夯实产业基础,增强内生动力,完善安全保障,扎实推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向纵深发展,加快实现网络性能从趋同向优化转变、从端到端能用向好用转变、从表层改造向深度支持转变,从用户数量向使用质量转变、从外部推动向内生驱动转变,全面提升IPv6发展水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关于开展“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办、市场监督管理局(厅、委),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 按照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安排,中央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自即日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 一、工作目标 聚焦各类网络直播、短视频行业乱象,分析背后深层次原因,着力破解平台信息内容呈现不良、功能运行失范、充值打赏失度等突出问题。
关于开展“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网信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网信办: 为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有效推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落地见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中央网信办牵头开展“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聚焦网民关切,解决算法难题,维护网民合法权益,落地落实落好《管理规定》,深入排查整改互联网企业平台算法安全问题,评估算法安全能力,重点检查具有较强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大型网站、平台及产品,督促企业利用算法加大正能量传播、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整治算法滥用乱象、积极开展算法备案,推动算法综合治理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