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 教育积淀独龙江前进动力
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日前在独龙江乡调研时指示,要大幅提高独龙江人民的素质,首先就得抓教育。独龙江乡教学资源匮乏,乡里的老师鲜有机会外出进修,以提高文化软实力。对独龙江乡来说受困于偏僻的位置、微薄的经费,发展教育的愿望一再被迟滞。
云南移动网络建设人员飞渡天堑送设备。
那么我们能不能试试互联网的能量呢?
12月4日上午,独龙江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中心完小一年级的新同学在多媒体教室上了一堂远程认字课。来自北京的老师在远程课堂上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学习中文。
一横一竖的开始,是农村孩子书写未来的开始。独龙江远、偏、穷,教育发展刻不容缓,可以说,良好的教育才能造就可持续发展的独龙江。现在,“互联网+教育”的解决方案让孩子触摸到希望。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独龙江落地,老师可以从系统里学习名师讲授、板书、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可通过名师导学应用,获取发达地区名校及机构的精选课程,通过在线答疑巩固学习成效。“三通两平台”综合各项优质资源,通过4G网络为偏远农村地区提供无差异的教育资源服务。
谈及公司在偏远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问题时,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总经理马奎表示,对于独龙江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公司向来都是只设目标,不计成本。目前,公司“三通两平台”系统在独龙江乡完小、马库村国门小学都是免费安装,免费使用。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互联网+教育”解决方案,从点滴起步,聚沙成塔的过程就是一部独龙江教育发展的珍贵记录。
四变 旅游让独龙江沸腾
12月的独龙江,山雪蒙蒙,呵气成霜。“独龙江大酒店”闪烁的霓虹灯在雾气缭绕的山间格外醒目。往年此时早已大雪封山,人迹罕至,今年的冬天有了新变化。风光摄影家李凡在携程网上预订了独龙江第一家也是最好的“独龙江大酒店”,在怒江最美却也是最寒冷的季节来采风。
网络通达,公路通达,独龙江“世外桃源”景致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集纳怒江特别是独龙江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专门研发了“去怒江”旅游平台,景区门票、住宿、购物在“去怒江”动动手指就搞定。“去怒江”旅游信息化平台上线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其下载量已近3万,App浏览量达47.59万次。“去怒江”已然成为外界了解怒江、展示独龙族的舞台,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该平台预订酒店、美食、特产。经过公司旅游大数据分析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走进独龙江的游客数量为4538人。来怒江的游客与去年“十一”相比,省内增长51%,省外增长24%。
旅游作为独龙江新发展的产业,具备良好的长尾效应,独龙族特产、农家乐、景区经济……都可以成为借助旅游主线脱贫致富的重要补充。“去怒江”旅游平台的成功打造,是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精准化扶贫、特色化扶贫、智力型扶贫的信息脱贫样本,让独龙江发展的思路活起来,最大化发掘当地特色,无论是农产品,还是旅游产品,都具备与互联网契合的优势,延伸农业农村价值链,成为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信息化扶贫独龙江的方向与全面推进的动力。(记者 管文菁 通讯员 李航韩)
(原标题: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探索信息脱贫系列报道1 变“输血”为“造血” 互联网激发脱贫致富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