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引发“短”潮流

2015年11月16日 10:15:26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打印】 【纠错】

  现在,短时间内的高频率创新正通过互联网蔓延,形成了规律和潮流,制造业也进入了企业技术创新周期短、企业与市场用户距离短的新时期,这样的“短”,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短”:产品生命周期短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快速变化,市场细分加速,新产品推出后,往往“蜜月期”还没结束,就在更新的竞争品牌的攻击下,被迫降价,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以智能手机为例,企业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将供应商召至麾下,形成战略联盟,共同在产品周期上加快更新,一般平均一年就可推出一类机型。其中,一款机型中又分为多种升级款式。如苹果公司作为典型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手机从2007年iPhone1S,已经换代到了iPhone6,六个系列内都还有很多升级版本,这也使得三星、高通、富士康等供应商的零配件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二“短”:技术创新周期短 企业加快创新是市场竞争使然,而互联网带来的众包方式对于技术创新周期缩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将技术难题通过网上平台向全球发布,使公司之外的“民间”高手有机会攻关,这种“分布式”技术创新,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大实验室、大研发部的效应。例如,美国通用汽车的安吉星系统问世后,将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网上众包解决,优化了供应链。这种创新,从简单的汽车安全报警、GPS汽车导航服务,到汽车初级的自动定速、主动预防碰撞、自动泊车入位、无人驾驶领域的升级都有涉及。

  三“短”:产品制造流程短 产品开发决策、设计、制造的过程缩短。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机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支持下,形成了智能工厂,整个流程自动化、柔性化,系统在同一时间将一些标准和非标准的材料、部件分类配对。这类智能工厂现已被广泛应用到制造业前沿,替代了低效人工执行流程化业务。在智能制造平台上,自动化机器将百万人与百万件事集合起来,通过自助、互助、他助的交互,实现供应与消费的平衡配对,不但能创造新的规模经济,而且会使传统个性化定制转化为智能化大规模定制,同时,提升全球用户接收自己定制的时尚新产品的速度。

  四“短”:新业态形成时间短 互联网条件下,催生出大量的新兴业态。例如,从制造公司分化出制造产品与产品服务并重的公司,又分化出以服务为主盈利模式的企业,形成了“服务+制造”或“制造+服务”等不同偏重型的企业。这种新兴业态更多体现了“跨界”的诸多优势。跨界或由服务业企业进入制造业,如阿里巴巴通过资本运作进入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乐视网进入了手机和电视制造业,都打通了“服务+制造”的整体产业链条。而我国大型电视机制造公司普遍开始由纯制造向“互联网+制造”方向发展,与服务类公司合作,进入软件服务、内容应用的服务领域。新业态的出现使制造业结构调整周期不断缩短,产业优化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

  五“短”:企业与用户距离短 随着光缆通信、卫星通信支撑的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尽管远隔重洋,人类的信息交互也更加便利。百度、谷歌、微博、微信、QQ、FACEBOOK、淘宝、京东、亚马逊等各类互联网平台,通过社交、搜索、电商等手段,拉近了人类兴趣和情感的交流、知识和技术的交流,而且企业与用户之间针对产品和服务交易的意愿,通过平台信息交互也能更真切、更坦诚、更快捷地传导到制造企业。

  六“短”:企业管理幅度短 互联网企业与用户信息不对称格局被打破,市场进入了用户主权时代,由此形成了企业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观——这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赋予直接面向用户、最了解用户需求的一线团队更多的人、财、物管理权,甚至项目开发决策权。一些向互联网企业转型的公司实施了内部组织“小微化”“创客化”,如海尔公司项目机构按照订单聚散,按照产品组合,项目组有权在全球招聘人才,临时加入项目组合,项目结束就可解散,机构变得很“短命”。优化组合式的机构,缩短了企业管理幅度,改变了大企业内部冗长的官僚程序,提高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运行效率。

  七“短”:市场反应时间短 互联网条件下,企业按照用户定制需求生产,要求企业产品交货提前期很短,市场反应快速,需要由精干的供应链支撑。对于采取大规模定制商业模式的公司,缩短供应链条的主要手段是精选下游供应链企业,如能够成为小米、苹果等平台型公司的供应商,基本需要有与主机厂家协同创新的能力,并由主机厂指导和委托供应商,采取模块化制造的方式实施供应。同时,出现了供应链式的物流公司,支持着主机公司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大部分零部件是在物流中进行生产流程安排,以运输托盘方式向组装生产线供货,有力保障了互联网平台企业对用户定制的产品缩短交货期,市场反应速度极快。

  八“短”:制造到应用距离短 互联网平台使“人人经济”得以实现,随着社会消费群体知识层次和需求层次的双重提高,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一系列产品的消费者,能更广泛地参与产品的调研、设计、制造。在特定的社交+制造平台企业里,“用户即公司”,也就是说人人都是设计者、制造者、推广者、应用者,这都缩短了企业与用户的距离。在众创空间里,通过创客们的创意和3D打印等桌面制造系统,也可以缩短设计者、制造者与消费者的距离,甚至将三者融为一体。

  “互联网+制造业”的“短”特征,正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未来,需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和商业模式,应对新的趋势。 (作者:胡昱 作者为中共青岛市委党校教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