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慈善法草案审议中 他国如何保证慈善信息透明度

2015年11月02日 11:07:16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打印】 【纠错】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中国人一直信奉“好人有好报”,做善事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传统美德。尤其现在随着中国人的腰包越来越鼓,很多人身边找不到可以直接资助的对象,更愿意把爱心托付给慈善机构,促进了我国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捐赠总量从2005年的不到100亿,发展到2014年超过1000亿元。

  捐赠物资虽然多了,但管理却没跟上,此前,我国的慈善事业立法一直处于空缺的状态。直到昨天(10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在规范慈善行为、加强慈善监管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同时还明确了违规的法律责任。

  慈善法草案中,对信息公开做了专章规定,慈善组织应及时公开募捐和慈善项目的运作情况,公开募捐周期大于6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具体情况等等。草案此次明确,违反信息公开义务的慈善组织,情节严重的将被吊销登记证书。同时对于慈善组织具体应该公开哪些信息,草案也做了详细规定,年度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年度开展募捐以及接受捐助,慈善项目等情况,都在应该公开的范畴中。草案明确,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才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募捐,这意味着今后不具备公募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必须跟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才能发起网络募捐。

  中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一路发展至今并不容易。从无到有,再到更加专业和透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我们的慈善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国外,公益慈善也被视作为“第三次分配”。以美国为例,旅居洛杉矶的李薇介绍说,当地的慈善捐款主要来自于个人,这个比例占到了75%。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人看中了捐款的抵税政策。

  李薇介绍称,美国慈善机构的资金来源75%以上来自于个人捐赠,美国有一个政策是每个家庭或个人每次向慈善组织提供现金形式或有价政权、股票等都会折合成一定的金钱数目,捐赠数目会囊括在你向政府缴纳的个人税款中,年终总收入减去这部分的费用,底数作为你向政府缴纳税款的基数,这也是政府鼓励民众参与慈善活动的有效手段。

  目前来看,通过抵税的方式来鼓励民众做慈善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过,给税务部门省事儿之后,这庞大的捐款数额怎么管理呢?李薇介绍,从慈善组织的机构设置到善款的具体流向,美国都有明确的流程规定,确保其透明。

  李微表示,通过法律、行政和社会三方面对慈善机构的运营进行监督。美国的每个民众,只要你向慈善机构捐过哪怕是一美元的款项,都可以到网站上或公共数据库去查每个年度的财务报告,美国的法律要求这些报告必须公开透明,每一笔款项花在哪里,花了多少,什么时候花的,都要求有详尽的财务报告,而且这个财务报告必须定时更新。

  同样用抵税的手段来鼓励民众捐款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的介绍,为了鼓励民众捐款,澳大利亚政府规定,只要捐款超过2块钱就可以要求退税。

  胡方介绍称,根据澳大利亚政府规定,超过两元捐款,捐款人有权申请退税。比如如果你捐款了100元,当年你能够获得大约40元的个人所得税的退税。换句话来说,你捐100元实际上只捐60元,而政府帮助你捐另外的40元。对于澳大利亚普通民众来说,虽然很多人平时都有乐善好施的习惯,在火车站和市中心也会常年看到各种机构呼吁民众捐款,但真正到了一些大的突发性灾难面前,民众捐款和援助的热情却比较理性。因为澳大利亚是一个高税收国家,在大事面前,很多民众都会认为既然我已缴纳那么多的税给政府,现在到了要看政府能否真正合理利用自己缴纳的税款,去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了。

  尽管捐款很积极,但以上两个国家都没有提到慈善法这个概念。那么,第一个出台一部法律来专门规范慈善活动的是哪个国家呢?据悉,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女王颁布了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慈善法》。

  另一个有着较完备的慈善法国家是俄罗斯。社会慈善事业是俄罗斯的一种有效的社会保障形式。因此,俄罗斯政府也格外重视慈善事业。《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过去20年,俄罗斯慈善事业有较大发展,民众参与慈善的热情也日渐高涨。

  张舜衡介绍称,俄罗斯目前有500万的非劳动人口,其中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只占59%,各地社会保障局乃至财政局、税务局,各类慈善基金组织占有41%。过去的20年,俄罗斯慈善事业相较于90年代增长了6至8倍,58%的俄罗斯人支持慈善事业,高达47%的俄罗斯人愿意随时以个人身份捐款或参与慈善活动中去。

  俄罗斯虽然寡头企业摊子铺的很大,但慈善捐款却几乎来自于个人。而由于俄罗斯并非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民众也不禁会问:我们捐的钱都用在哪儿了?很多媒体和民众也通过各种途径质疑俄罗斯捐助资金的流向问题。

  张舜衡称,捐助资金的流向缺乏监管,多数组织只是在网站上发布一个大概报告,介绍捐款收入,开支总额,没有更为详细的信息,因此很多民众直接表示,更信任一对一的个人捐助或教会,而不是政府机构。面对重大灾情的专项募捐,教会不受理现金捐款,也不设捐款箱,只接受通过银行或手机短信的捐赠,目的是严格监控善款,杜绝贪污挪用。(何源)

  (原标题:中国首部慈善法草案审议中 他国如何保证慈善信息透明度)

关闭